当前位置:牛搬家 >>> 资讯 |
“在哈尔滨旅游,就像到了欧洲的城市,处处精致、大气,有品位。”一位外地游客在网上留言说。
天更蓝,水更清,路更畅,城市更宜居??这是本地人对哈尔滨城市气质变化的切身感受。
无论是外地人,还是本地人,他们感触的背后,正是哈尔滨城市建设理念以创城为依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。
三年来,哈尔滨市将创城工作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,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要求,将新区拓展与老区改造、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、环境治理与提升品位相结合,在形成大气、洋气城市风格的同时,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。
冰城“变脸”瞄准“高大上”
“变化太大了,仅仅两年时间,哈尔滨环境的改变之大简直令我难以想象!”这是今年6月,加拿大籍哈尔滨人许明俊写给故乡的一封“情书”。
信中,许明俊写道:“两年前回来时,看到城市的陋习、秩序的混乱、环境的脏乱,一度对自己深爱的故乡产生了一种疏离感。但这一回,从机场路沿群力新区驶入市中心,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,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沿着古老而美丽的松花江展现在我眼前时,我不禁怦然心动。”
信中还说:“当汽车沿着闹市的小街窄道穿梭时,我更惊喜地发现,无论是哪一条道路,无论是哪一个角落,甚至是在旧式的、墙体已经斑驳的矮屋前,也处处整洁、干净,地面上看不到一片碎纸屑……看到家乡在向着现代文明进步,城市的管理者做出踏实的努力,我为家乡感到自豪。”
让许明俊发出由衷感叹的,正是创城为哈尔滨带来的巨大变化。三年来,哈尔滨依据国家测评体系,全面落实区街主体责任,健全长效管控机制,坚持不懈开展环境治“脏”、交通治“堵”、秩序治“乱”、窗口治“差”、设施治“缺”、生态治“污”等专项整治。通过一整套规划建设管理的“组合拳”,让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。
??立体路网拉开城市骨架。新建改造各类道路111条、桥涵27座,三环路江南江北全线贯通,公滨路、三合路等骨干道路和进乡街高架桥、红旗大街跨河桥建成通车,地铁1号线已载客运营超过4000万人(次),城市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。
??“公交都市”实现百姓畅行。新建停车场20处,新增停车泊位1.6万个,新建公交首末站30处、公交枢纽站3座,新增大容量环保公交车605台、出租车2000台,百姓出行条件明显改善,“公交都市”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。
??“地下工程”完善城市“内核”。改造主城区供水、排水、电力、供热、燃气、通讯老旧管网1047公里,建设先锋路等易涝片区应急排水工程12处,主城区源网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信息采集和功能开发,城市源网设施建设日趋完善。
??生态塑城营造靓丽街景。去年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01项,拆并分散燃煤小锅炉316台。到今年9月底,4.5万辆“黄标车”全部取消。目前全市机械化清扫率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60%和85%。
??造林治污换来城绿水清。造林13.8万亩,城区新植树木59.2万株、新增绿地250.6公顷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83%提高到85%,“三沟”基本实现清水入河。
三年来,哈尔滨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外貌,当创城理念深度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时,带来的不仅是城市载体功能的日趋完善,也打造出独特的城市品位。